当前位置: 首 页 >> 新闻动态 >> 医院新闻 >> 正文 医院新闻

【精术】高难度断指再植!内蒙古包钢医院骨科医学部手足踝外科显微镜下“复活”手指

9月24日,内蒙古包钢医院急诊上演了一场“与时间赛跑”的生命守护战。常务副院长丰波、骨科医学部手足踝外科专家王永军,为一名左手示指末节离断的患者成功实施高难度的断指再植术。在毫米级的操作空间里,医疗团队凭借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,再次成功完成一例末节断指再植手术,不仅挽救了患者的手指,更保全了其手部功能与未来的生活质量。



据悉,56 岁的患者刘先生(化名)当日在工作中不慎被机器皮带绞伤左手示指,瞬间造成示指末节完全离断。紧急送医后,内蒙古包钢医院急诊团队迅速启动创伤救治流程,骨科医学部专家王永军第一时间对伤情进行评估,确诊为 “左手示指末节离断伤”。考虑到断指再植的 “黄金时间窗” 仅有 6-8 小时,且末节断指手术难度极高,医院立即协调刚刚完成3台手术的副院长丰波组建手术团队,开启急诊手术绿色通道。

“众所周知,断指再植手术非常难,而手指指尖离断再植手术可谓难上加难。末节断指再植是断指再植领域的‘硬骨头’。” 丰波副院长表示,相较于手指中节或近节离断,末节手指的血管直径更为纤细,仅 0.2-0.3 毫米,比头发丝还细,且管壁薄、弹性差,吻合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血管痉挛、破裂,直接影响再植成功率;同时,末节区域神经、肌腱分布密集,要在保障血管通畅的同时恢复神经感觉与肌腱活动功能,对手术者的显微操作精度、手眼协调能力及术中应急处理能力提出了极致要求。



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,丰波副院长与王永军医生率领的手术团队,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、沉稳的心理素质和炉火纯青的显微外科技术,在高端手术显微镜的辅助下,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、同细节较量的“精微之战”。

 

当日下午,手术在臂丛麻醉下正式开始。手术室内,丰波副院长与王永军医生端坐于 10 倍手术显微镜前,双手握持直径不足 0.1 毫米的显微缝合针,在放大的视野中小心翼翼地分离离断指体的动脉、静脉与神经。每一针缝合的间距需控制在 0.5 毫米以内,打结力度要精准到 “既能固定血管又不损伤管壁”,整个过程中,两人保持手部绝对稳定,连呼吸节奏都刻意放缓。他们小心翼翼地清创,精确地固定指骨,在显微镜的高倍放大下,以超凡的耐心和定力,如同穿越微观世界的“管道工”和“缝合匠”,一丝不苟地寻找并吻合了多条细小的血管与神经。

 

经过近 2小时的精细操作,团队成功完成动脉、静脉及神经的吻合,离断的示指重新恢复血供,指腹逐渐红润,毛细血管充盈试验顺利达标,手术取得阶段性成功。

 

术后,患者转入手足踝外科病房继续接受抗痉挛、抗感染治疗。目前患者离断示指末梢血运良好,未出现血管危象,后续通过康复训练,手指功能有望逐步恢复。

 

此次高难度末节断指再植术的成功开展,不仅体现了我院医生精湛的诊疗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,更是医院在急危重症创伤救治领域持续突破的缩影。近年来,医院始终聚焦高精尖医疗技术发展,不断加强骨科外科团队建设,在断指(肢)再植、手指再造等复杂手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,形成了 “快速响应、精准救治、全程护航” 的创伤救治体系。今后,内蒙古包钢医院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,深耕核心医疗技术,持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,为区域群众的生命健康与肢体功能保障筑起更坚实的 “医疗防线”。




 

上一条:【好技术 好服务】无创祛疤“核”科技!内蒙古包钢医院核医学科开展磷-32敷贴治疗皮肤瘢痕疙瘩、皮肤血管瘤
下一条:全国首家“气道疾病生物免疫治疗中心”在内蒙古包钢医院正式启航!

关闭